夕阳风采

夕阳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夕阳风采 >> 正文

永远的忠诚

2015年05月19日 18:09  点击:[]

2007年7月3日滂沱的大雨下个不停,枣庄殡仪馆内哀乐阵阵,背后的卓山掩映在雨雾之中,峄城区的千名机关干部、老师、学生在这里送别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新时代的雷锋、优秀的人民教师郁忠诚同志。青山不语,苍天含悲,泪飞倾盆,人们在深深悼念这位慈善的长者的同时,无不为他那持之以恒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折服。

郁忠诚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把炽热的爱和满腔的心血全部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他以一生的实践,谱写了一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

1931年,郁忠诚出生在峄城阴平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他3岁时母亲去世,家中生活困难,父亲带他到枣庄讨饭度日。正是他上学读书的年龄,日本鬼子侵占了枣庄,逼着他去当童工,给日本鬼子修铁路。1946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赶走了日本鬼子,家乡解放了,是党的军队放粮济贫帮他渡过难关,回到家乡,村里没有学校,也很少有人读书,但家乡的贫穷和乡亲们对知识的渴求,深深地铭刻在他幼小的心灵里。

1948年近成年的他跑到姐姐家求助,在贾汪上小学读书,1953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校的初速师班。当他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通知书时,心情难以平静:“我选择的不仅是一个职业,而且是一项报答党的救命之恩的平凡而又神圣的使命。

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郁忠诚被分配到贾汪区大泉公社宗庄小学任教。为师之初,一上讲台,45分钟的课程15分钟就讲完了,还剩30分钟哩,学生在下边闹成了一锅粥。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时他没有败下阵来,他思考,他在问自己:为什么在别的老师的课上孩子们不闹呢?看来光有想教好的激情是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于是,他去请教,去学习,报名参加函授,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读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心理学,课堂教学法并把学习的心得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他任小学校长期间,经常被借调到县委办公室协助工作,县委办公室的同志看中了他,想把他调过去,他婉言谢绝了,这时有人说他太蠢,心眼太死,现成的仕途大道他不走,非要当清贫的教师。但他平静的说:“当一名人们教师是我的人生选择,即使一辈子的清贫我也无怨无悔。就这样他在徐州市大泉乡中心校一干就是28个年头。1984年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生活,把他调到家乡阴平镇上郭小学。从普通教师到教导主任,从教导主任到校长,他一步一个脚印,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区级“劳动模范”,市、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40多项。

郁忠诚对自己热爱的教学工作非常痴迷,不但承担着教学管理工作而且还要亲自授课,有人问郁忠诚:“你这样拼命为学校,到底图的是啥?”他答到:“燕子筑巢是为了小鸟;我们建校是为了学生,当教师办学校图的就是把父老乡亲们的孩子教育好,为国家为社会多培养建设人才。”

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们成材,这一点是一致的,但是对于怎样做到这一点,老师和家长之间却难免存在矛盾着。许多老师常常由于和家长的想法、做法不同而伤透了脑筋。那么,郁忠诚是怎样对待这个问题的呢?他在上郭小学当校长时,几乎都叫的出学校各班级学生名字,能说出学生的家庭情况及他们每个人的脾气、性格、爱好、兴趣……学生家庭居住的大街小巷布满了他的脚印,他是这些家庭最受欢迎的客人。

上一条:青春万岁 下一条:永远都追随时代脚步的老人

关闭